除尘技术的发展与我国工业化进程一脉相承。早期我国工业化程度低,主要污染行业排放的烟气量相对较小,结构简单且投资少的旋风除尘器和湿式除尘处于主流地位。上世纪80年代以来,我国电力、水泥、钢铁等行业规模化发展,排放的烟气量大幅增长,环保问题逐步受到重视,电除尘器因其结构简单、阻力小、能处理高温和大烟气量工况等特点被各行业广泛采用。进入上世纪90年代,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愈发**,国家开始从源头展开污染治理,连续修订了各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日趋严格,袋式除尘器以其高效的除尘效率逐步**市场,袋式除尘器已经在钢铁、有色金属冶炼、水泥、化工等领域成为主要的除尘方式。 湿式除尘是利用洗涤液(一般为水)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,将尘粒洗涤下来而使气体净化的方法。这种除尘方式的效率高,除尘器结构简单,造价低,占地面积小,操作维修方便,特别适宜于处理高温、高湿、易燃、易爆的含尘气体。此外,在除尘的同时还能除去部分气态污染物。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部门的空气污染控制与气体净化。需对洗涤后的含尘污水、污泥进行处理;处理净化含有腐蚀性的气态污染物时,洗涤水将具有一定程度的腐蚀性,设备易受腐蚀,应采取防腐措施,比一般干式除尘器的操作费用要高。 从含尘气体中去除颗粒物以减少其向大气排放的技术措施。含尘工业废气或产生于固体物质的粉碎、筛分、输送等机械过程,或产生于燃烧、高温熔融和化学反应等过程。前者含有粒度大、化学成分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粉尘,后者含有粒度小、化学性质与生成它的物质有别的烟尘。改进生产工艺和燃烧技术可以减少颗粒物的产生。除尘器广泛用于控制已经产生的粉尘和烟尘。 所有湿式除尘器的基本原理都是让液滴和相对较小的尘粒相接触/结合产生容易捕集的较大颗粒。在这个过程中,尘粒通过几种方法长成大的颗粒。这些方法包括较大的液滴把尘粒结合起来,尘粒吸收水分从而质量(或密度)增加,或者除尘器中较低温度下可凝结性粒子的形成和增大。在所有上述微粒成长方法中,**种方法是目前为止较具意义的一种捕集方法,实际应用于大多数湿式除尘器中。 当引风机启动以后除尘器内空气迅速排出,与此同时含尘气体受大气压的作用沿烟道进入除尘器内部,与反射喷淋装置喷出的洗涤水雾充分混合,烟气中的细微尘粒凝并成粗大的聚合体,在导向器的作用下,气流高速冲进水斗的洗涤液中,液面产生大量的泡沫并形成水膜,使含尘烟气与洗涤液有充分时间相互作用捕捉烟气中的粉尘颗粒。